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第08期 中心近期活動 97年8月電影欣賞活動 97年9月電影欣賞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館際聯盟成立大會 文 / 曾詩穎 [全文] 推薦導讀 大地熊心:一位印第安巫醫的心靈之旅 文 / 金佳澤 [全文] 族群文化 誰是賽夏族 文/高君琳 [全文] 賽夏學概論 論文選集 文 / 高君琳 [全文] 賽夏史話—矮靈祭 文 / 高君琳 [全文] 日阿拐與南庄事件 文 / 黃淨如 [全文] 音樂原民風 第1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族音樂專輯依拜•維吉 Ipay Buyci 文 / 曾詩穎 [全文] 原民快訊 重要新聞回顧 近期推薦活動 【中心近期活動】 97年8月電影欣賞 片名 風帶著我來 醉馬時刻 內容 有一群外地人來到庫德遊牧區的伊朗村作短暫停留。 在地人並不明瞭這批稀客為何緣故來訪,但從蛛絲馬跡中,他們認定這批外來客是來尋寶求財的。 實際上,這群外地人是要去某一古墓朝聖,只是路經此地暫作歇腳。 當朝聖者離開時,村民都覺得這批人並沒有找到寶藏的模樣,留下深刻印象。 片 名The Wind Will Carry Us來自一首探索「生」與「死」的詩詞,詩詞中指出「生」與「死」是無法由我們所掌控的,惟求大自然而已。如同「櫻桃的滋味」,「風帶著我來」也將探索的 主題放在「生」與「死」,但卻肯定了「生命的意義絕非只是活著,死去也非消逝」這樣的觀點。 在天寒地凍的兩伊邊界﹙伊朗、伊拉克﹚,一群庫德族人過著奔波勞苦的日子。12歲的阿佑是家裡五個孩子的支柱,當爸爸誤觸地雷身亡後,他必須開始負擔全家家計。然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大部分當地小孩一樣:冒險往來國界走私貨物賺錢。 這 是一部有複雜政治和血腥歷史背景的電影,但導演巴曼戈巴第卻沒有把它拍成一部政治電影。相反地,他用一個小故事,描述一個家庭裡的孤兒們,如何在極端困苦 的生活下,展現出驚人的意志力和勇氣 ,自立自強求生存。藉此反映出長期生活在戰區的庫德族人,如何在命運之神殘酷對待下,堅毅地活下去。 播放時間 每週六日上午9:50-11:30 每週六日下午2:30-3:50 97年9月電影欣賞 片名 藍蝶飛舞 征服者 內容 彼特是一名身患絕症的小男孩,他喜歡蒐集昆蟲標本,唯一的願望是能親眼看見世界上最美麗的「藍默蝶」;「藍默蝶」是一種只存在神秘熱帶雨林中的珍貴蝴蝶 ,當牠飛舞時,就像蔚藍色的天使降臨人間。這個世上,只有昆蟲學家艾倫曾經親眼見過藍默蝶。在彼特母親的懇求之下,以及對彼特對昆蟲的熱情所打動,艾倫答應了這個非比尋常的懇求--親身帶領坐輪椅的彼特到神秘而遙遠的雨林中捉一隻藍默蝶! 一部驚人的動作冒險電影,帶領觀眾回到千年之前,領略令人摒息的戰役。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海盜維京人就先發現了這片土地,他們上岸後遭到美洲印地安 原住民的抵抗,倉皇中一名維京人的後代留在美洲大陸,印地安人將他取名為「Ghost」,並將他撫養長大。沒想到,當「Ghost」成人後首次面對血緣海 盜時,竟是當北歐海盜突擊村落時,而這名長大的少年將成為全村對抗海盜的救星… 播放時間 每週六日上午9:30-11:10 每週六日下午1:50-3:30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館際聯盟成立大會 為瞭解各原住民族相關圖書資訊機構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館際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期許及需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原民會原圖中心)曾於去年(96年)舉辦業務討論會,邀請20所圖書資料相關單位參與,並於會上討論章程草案,以及聯盟目標、策略及執行方式(電子報第二期)。結束此業務討論會後,即著手規劃未來聯盟服務項目 (more) 【推薦導讀】 大地熊心:一位印第安巫醫的心靈之旅 文/ 金佳澤 作 者:熊心(Bear Heart);茉莉•拉肯(Molly Larkin)著;江孟蓉譯 出版項:臺北市:平安文化 出版年:2000 版本項:初版 ISBN:957-803-296-X 中心館藏連結 作者熊心是少數受過傳統美國原住民巫師訓練的人士,運用其部落所給予、教導的智慧,重新詮釋個人本身、人與人及人與大自然,甚至與造物者之間的關係。廣泛地運用部落智慧探討尊重、學習、愛、寬恕、信仰等主題,強調平衡、感恩、奉獻、割捨與對整體的關照,並對於心靈治療的力量和對痛苦、死亡的超越提出平實的觀點。 (more) 【族群文化】 誰是賽夏族 文/高君琳 誰是「賽夏族」? 從日治時期以來,「賽夏族」的身世一直如迷霧般,被許多學者熱烈討論著,有人說他們是道卡斯支族,有人說是類似泰雅族的一族,也有人說賽夏族是獨立的一族(more) 賽夏學概論 論文選集 文 / 高君琳 賽夏族,是一個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族群。除了耕種和紡織方面的某些技術和用器,有關部落和姓族的某些信仰祭祀、婚俗、以及語言方面仍多少保持一些固有的文化素質以外,其衣食住之日常生活幾乎與漢族無異。如何保存、紀錄、並利用這些逐漸消逝的非漢族文化,遂成為民族學家的重要任務之一。(more) 賽夏史話-矮靈祭 文 / 高君琳 矮靈祭(pasu-taai)是每兩年在粟米已收穫完畢,而稻穀也成熟且收割至三成時舉行,這種祭典具有非常特殊的異質要素,是以黑矮人”taai”之靈為對象。(more) 日阿拐與南庄事件 文 / 黃淨如 日阿拐是南庄事件的重要領導人物,賽夏名為basi-Banual,偏名為akuwai,生於清道光20年,八歲時隨父母來台灣,在中港(今竹南)登陸後,父母因水土不服而病死,由一名親戚撫養,後來這名親戚將他賣給賽夏族的日有來(tanoherah ubai)當養子。日阿拐後來為南庄獅里興社頭目,富有資產,長於謀略,光緒十三年因協助撫番有功,奏請軍功六品,為國子監大學士。(more) 【音樂原民風】 第1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族音樂專輯-依拜•維吉 Ipay Buyci 文 / 曾詩穎 還記得2007年末12月某一天,突然在廣播中聽到一個很甜美的女子聲音,雖然聽不懂歌詞在唱些什麼,但歌曲旋律與乾淨甜美的嗓音,著實吸引人注意。一曲播畢,DJ說這是來自泰雅族的依拜維吉 Ipay Buyci,本週即將發行專輯。乍聽這首單曲時頓覺驚為天人,於是一直反覆聆聽網路上的試聽單曲。當專輯發行後,迫不及待買來聽,專輯總共有8首歌,全都是以泰雅族語吟唱,就像依拜維吉在金曲獎的得獎感言,她一直希望能製作母語專輯,而這張專輯就是她的心血結晶,她辦到了! (more) 【原民快訊】 【重要新聞回顧】 15歲以上原民 識字率百分百(中時電子報2008/07/31) 移居都市找工作 都原人口逐年增(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31) 總統頒發教育獎 九原民生獲獎(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31) 原住民族觀光旅遊發展協會成立 (大紀元2008/07/28) 「布農協會」成立 各地領導人到場(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27) 原民失業率高 連年高於全國平均(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23) 阿美文物館服飾展 原住民走秀展創意 (大紀元2008/07/18) 部落斯巴達式訓練 男孩變勇士(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16) 南王部落海祭 慎終追遠謝祖靈(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13) 原視節目優 獲選優良節目(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07/10) 【近期推薦活動】 2008南島族群婚禮活動新人預約報名開始,請把握機會(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2008/11/07-2008/11/15) 靈浴~原住民樂器文化藝術特展(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區2008/09/01-2008/11/02) 「2008太陽祭-聲之版圖」系列活動(十三行博物館2008/07/12-2008/10/19) 2008年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文化與教育的對話(國立臺東大學教學大樓6樓國際會議廳、5樓視廳教室A 2008/10/02-2008/10/03) 97年度原住民族樂舞創新培植研習課程,要開課囉!(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8/08/23-2008/08/31) 典藏風華-凱達格蘭文化館典藏藝品特展活動(臺北縣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三樓特展區2008/06/07-2008/08/30) 2009年全國原住民運動會12月採網路報名(桃園縣2009/03/28-2009/03/30) 阿里山鄒族歌舞展演(阿里森林遊樂區2008/07/01-2008/12/31) 烏來榮景『再現』(台北縣烏來鄉2008/08/01-2008/11/30) 『97年度台臺北市原住民職訓專班(烘焙丙級麵包證照班及美食料理實務班)』開始受理報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08/07/02-2008/10/18)
大地熊心:一位印第安巫醫的心靈之旅 文 / 金佳澤 [全文]
有一群外地人來到庫德遊牧區的伊朗村作短暫停留。 在地人並不明瞭這批稀客為何緣故來訪,但從蛛絲馬跡中,他們認定這批外來客是來尋寶求財的。 實際上,這群外地人是要去某一古墓朝聖,只是路經此地暫作歇腳。 當朝聖者離開時,村民都覺得這批人並沒有找到寶藏的模樣,留下深刻印象。 片 名The Wind Will Carry Us來自一首探索「生」與「死」的詩詞,詩詞中指出「生」與「死」是無法由我們所掌控的,惟求大自然而已。如同「櫻桃的滋味」,「風帶著我來」也將探索的 主題放在「生」與「死」,但卻肯定了「生命的意義絕非只是活著,死去也非消逝」這樣的觀點。
在天寒地凍的兩伊邊界﹙伊朗、伊拉克﹚,一群庫德族人過著奔波勞苦的日子。12歲的阿佑是家裡五個孩子的支柱,當爸爸誤觸地雷身亡後,他必須開始負擔全家家計。然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大部分當地小孩一樣:冒險往來國界走私貨物賺錢。
這 是一部有複雜政治和血腥歷史背景的電影,但導演巴曼戈巴第卻沒有把它拍成一部政治電影。相反地,他用一個小故事,描述一個家庭裡的孤兒們,如何在極端困苦 的生活下,展現出驚人的意志力和勇氣 ,自立自強求生存。藉此反映出長期生活在戰區的庫德族人,如何在命運之神殘酷對待下,堅毅地活下去。
彼特是一名身患絕症的小男孩,他喜歡蒐集昆蟲標本,唯一的願望是能親眼看見世界上最美麗的「藍默蝶」;「藍默蝶」是一種只存在神秘熱帶雨林中的珍貴蝴蝶 ,當牠飛舞時,就像蔚藍色的天使降臨人間。這個世上,只有昆蟲學家艾倫曾經親眼見過藍默蝶。在彼特母親的懇求之下,以及對彼特對昆蟲的熱情所打動,艾倫答應了這個非比尋常的懇求--親身帶領坐輪椅的彼特到神秘而遙遠的雨林中捉一隻藍默蝶!
一部驚人的動作冒險電影,帶領觀眾回到千年之前,領略令人摒息的戰役。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海盜維京人就先發現了這片土地,他們上岸後遭到美洲印地安 原住民的抵抗,倉皇中一名維京人的後代留在美洲大陸,印地安人將他取名為「Ghost」,並將他撫養長大。沒想到,當「Ghost」成人後首次面對血緣海 盜時,竟是當北歐海盜突擊村落時,而這名長大的少年將成為全村對抗海盜的救星…
為瞭解各原住民族相關圖書資訊機構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館際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期許及需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原民會原圖中心)曾於去年(96年)舉辦業務討論會,邀請20所圖書資料相關單位參與,並於會上討論章程草案,以及聯盟目標、策略及執行方式(電子報第二期)。結束此業務討論會後,即著手規劃未來聯盟服務項目 (more)
作 者:熊心(Bear Heart);茉莉•拉肯(Molly Larkin)著;江孟蓉譯 出版項:臺北市:平安文化 出版年:2000 版本項:初版 ISBN:957-803-296-X 中心館藏連結
作者熊心是少數受過傳統美國原住民巫師訓練的人士,運用其部落所給予、教導的智慧,重新詮釋個人本身、人與人及人與大自然,甚至與造物者之間的關係。廣泛地運用部落智慧探討尊重、學習、愛、寬恕、信仰等主題,強調平衡、感恩、奉獻、割捨與對整體的關照,並對於心靈治療的力量和對痛苦、死亡的超越提出平實的觀點。 (more)
誰是「賽夏族」? 從日治時期以來,「賽夏族」的身世一直如迷霧般,被許多學者熱烈討論著,有人說他們是道卡斯支族,有人說是類似泰雅族的一族,也有人說賽夏族是獨立的一族(more)
賽夏族,是一個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族群。除了耕種和紡織方面的某些技術和用器,有關部落和姓族的某些信仰祭祀、婚俗、以及語言方面仍多少保持一些固有的文化素質以外,其衣食住之日常生活幾乎與漢族無異。如何保存、紀錄、並利用這些逐漸消逝的非漢族文化,遂成為民族學家的重要任務之一。(more)
矮靈祭(pasu-taai)是每兩年在粟米已收穫完畢,而稻穀也成熟且收割至三成時舉行,這種祭典具有非常特殊的異質要素,是以黑矮人”taai”之靈為對象。(more)
日阿拐是南庄事件的重要領導人物,賽夏名為basi-Banual,偏名為akuwai,生於清道光20年,八歲時隨父母來台灣,在中港(今竹南)登陸後,父母因水土不服而病死,由一名親戚撫養,後來這名親戚將他賣給賽夏族的日有來(tanoherah ubai)當養子。日阿拐後來為南庄獅里興社頭目,富有資產,長於謀略,光緒十三年因協助撫番有功,奏請軍功六品,為國子監大學士。(more)
還記得2007年末12月某一天,突然在廣播中聽到一個很甜美的女子聲音,雖然聽不懂歌詞在唱些什麼,但歌曲旋律與乾淨甜美的嗓音,著實吸引人注意。一曲播畢,DJ說這是來自泰雅族的依拜維吉 Ipay Buyci,本週即將發行專輯。乍聽這首單曲時頓覺驚為天人,於是一直反覆聆聽網路上的試聽單曲。當專輯發行後,迫不及待買來聽,專輯總共有8首歌,全都是以泰雅族語吟唱,就像依拜維吉在金曲獎的得獎感言,她一直希望能製作母語專輯,而這張專輯就是她的心血結晶,她辦到了! (more)
臺北市10617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33663776 傳真:33663770